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到国外工作和生活是很多家庭无法避免的。在这种情况下,养育第三种文化孩子就成了一个大难题。
不过,通过白丹·阿尔弗列德(两个第三种文化孩子的妈妈)和阿曼达·阿贝尔(家庭适应新文化的专家),我们了解到只要付出一点点的努力,这个难题是能被解决的。
那么,那么第三种文化孩子他们自己是怎么想的呢?
为了了解这个群体的人对于他们自己的身份、成长历程和文化归属是怎么想的,我们采访了三个人,他们都曾经是第三种文化孩子。
第三种文化孩子通常有两本护照,我也不例外。如果有人问我从哪儿来,我会啰嗦地和他解释我在香港出生,在加拿大的多伦多长大。这样的问题在中国等不接受双重国籍的国家比较常见。
我认为第三种文化孩子这样的身份影响力我的性格,我的世界观和看待事情的角度。我总是会从多个角度看待一件事。
香港是我出生的地方,多伦多是我长大的地方,它们对于我来说是同样重要的两个部分。我认为很多第三种文化孩子能很好地适应新环境,这是因为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就我个人而言,我很快就能在一个城市找到归属感,即使我只是在那儿旅游几天。
我九岁的时候,我们从香港搬到了多伦多。那时是三月,多伦多非常冷,还在下雪。我作为插班生到学校上课,面对着一群我不认识的人,我很想念我在香港的朋友和家人。那段日子还挺难熬的。不过现在每当我在适应一个新环境时,我就会提醒自己当年九岁的我都挺过来了,现在的我没有理由做不到。
我觉得会用英语、粤语和普通话说、读和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优势。但如果我不是第三种文化孩子,我就做不到了。
是的,我会回答自己的国家。如果我回答我来自台湾,人们会奇怪为什么我的英语说得这么好,然后我就会解释我也是加拿大人。还有人问我为什么我说英语有很重的拉美口音,我就会回答因为我有阿根廷的血统。听完我回答的人经常会云里雾里的。
对我来说,身为第三种文化孩子最大的挑战就是要融入一个新的环境。不论我在一个地方住了多久,对一个文化了解得有多深,我总是觉得自己是个外人。就像变色龙一样,我能够毫不费力地融入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把自己变得和他们一样,但是内心深处,我从未觉得自己是他们当中的一员。很多时候我就像来自另一个星球的人。
能够流利地说四种语言,去哪儿都能像当地人一样了解那儿的文化,对于我的事业是非常有帮助的,不论是在跨国公司当项目主管还是当一个珠宝品牌的创始人。
我多元文化的背景极大地影响了我的个人风格和品味。在台北、布宜诺斯艾利斯和蒙特利尔长大、学习的经历塑造了我的世界观。我觉得似乎这段经历让充满诗意和异域风情的亚洲文化,热情洋溢的拉美文化,高雅浪漫的法国文化和严谨的英语文化融合成了我独一无二的身份。
说实话,我从来不为了取悦一个国家的市场或者文化,特意去追随某种时尚趋势。像作家用文字表达自己一样,我设计的作品代表了我自己,反映了我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也许是因为我多元文化的背景,我设计出的作品既能吸引亚洲的客户,也能吸引西方的客户。我对此十分感激。
我出生于德国,我们家祖祖辈辈都在德国生活。如果有人问我我来自哪里,我会脱口而出:“我来自德国。”因为我说英语时没有德国口音,他们就会接着问这个问题。不过我的父母从小就会教我一些德国的传统和价值观。
身为第三种文化孩子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要在一个陌生的国度找到家的感觉,特别是当你在国际学校,和其他许多来自不同国家的孩子一起学习的时候。虽然这是我离开德国后遇到的第一个困难,后来适应新文化、包容其他文化就成了我的第二天性。那时侯最大的挑战就变成了应对朋友的离开。
不,环境的变化从未阻碍我成为我想要成为的人,相反,它帮助我成为了我想要成为的人。我享受在不同的文化中生活,我能从每段经历里学到很多。
在我很小的时候,运动就成为了我生命里特别重要的部分。不论在哪个国家、哪所学校,运动项目对我来说都是一件大事。我认为成为运动队的一员,为队伍、学校和自己争光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所以当我在大学里选专业,或者是选择工作时,我毫无犹豫地选择了体育科学。
每一个我生活过的国家(德国、中国、荷兰、英国、新加坡和美国)对于我的意义是不同的。从小到大,我对于不同国家的文化、宗教、传统和运动都有很强烈的好奇心。我热爱运动。每到一个国家我都会尽我所能地了解当地的运动和文化,这使我一直保持着对运动的热情。
你听说过这些人的名字,可是你了解他们吗?
妈妈是美国人,爸爸是肯尼亚人,巴拉克·奥巴马可能是最有名的第三种文化孩子,是他使这个词变得普及。童年时的奥巴马和他的母亲以及继父在印度尼西亚待过一段时间。五年级时,他又回到了夏威夷和他的祖父母住在一起。
英国摇滚乐队皇后乐队的主唱佛莱迪•摩克瑞也曾是一个第三种文化孩子。皇后乐队的代表作品有《我们是冠军》和《波西米亚狂想曲》。弗莱迪有帕西人的血统,他的童年是在桑给巴尔的苏丹国度过的。后来他到印度生活,直到17岁。
作为一名神童,这位世界级的音乐家在巴黎出生,4岁时选择了学习大提琴。他7岁时搬到纽约,19岁开始在茱莉亚学院学习。
NBA的传奇总冠军科比·布莱恩特也曾是一个第三种文化孩子。他在意大利的Reiti长大,直到14岁。在那里,他学习了篮球的基础知识。事实证明,他对篮球很有天赋。
你可能还记得她的经典角色,《X档案》里作为科学和逻辑的化身的联邦调查局特工史高丽。她跟随家人从波多黎各搬到了伦敦,在伦敦度过了她人生的前15个月。当她11岁的时候,她的家人又搬到了密歇根州的大急流城,在那儿她开始对戏剧感兴趣。
好莱坞黄金时期的英国演员和时尚风尚标奥黛丽·赫本在比利时出生。在赫本小时候,由于父亲的工作,他们一家人经常到布鲁塞尔、阿纳姆、海牙和伦敦旅行。正是因为她在多元文化下长大,她学会了五种语言:法语、英语、荷兰语、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