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夫·艾迪生(1672年5月1日~1719年6月17日),英国散文家、诗人、剧作家以及政治家。艾迪生的名字在文学史上常常与他的好朋友理查德·斯蒂尔一起被提起,两人最重要的贡献是创办两份著名的杂志《闲谈者》与《旁观者》。
西敏寺遐想
每当我幽默感过头的时候,就经常去西敏寺走走。是个阴郁的地方,它的用途,加之庄严肃穆的建筑物和长眠于此已故之人的境遇,很容易让人产生某种悲哀的情绪,或更确切地说是某种思虑,那地方其实并不让人生厌。
昨天下午,我在墓地、回廊和教堂间闲逛,走过几个墓区,看着墓碑和碑文,自娱自乐。大多碑文只记录所埋之人的生死年月,别无他文。他的整个人生以两次事件勾画,如同芸芸众生。我不自禁地看着这些生存的记载,用黄铜或云石制就,作为对已故之人的一种讽刺:可以追思的,是他们曾经出生,然后去世。
这使我想起了史诗中描述的几位人物,他们有响当当的名字,不为了别的,为的就是被杀,以悲情的英雄末路闻名于世。这些事迹在圣经中以“箭之轨迹”加以很好的描述,生命即刻终结、丧失。
去教堂的路上,看见有人挖墓,于是驻足观赏;看着一铲一铲的坟土被挖出,骨头支离破碎,头颅混杂着的新鲜烂泥,那个曾几何时在某个地方还是完整的人体。
我开始思忖,在这座古老教堂步行道的下面,有无数的人困惑地躺在那里。男人与女人,朋友与敌人,牧师与士兵,修道士与受俸者,就这样支离破碎地凑在一起,化为一群等同的众生;美女、强汉、年轻人,与老人、弱者、畸形人不加分别地躺在这杂乱的坟堆上。
如果您还没有关注优智家,请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图像来源:百度]